筋膜炎中的打气针是指什么

2025-02-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筋膜炎中的“打气针”通常指的是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

1.作用原理:类固醇是一类强效的抗炎药物。注射后,它们能迅速渗透到发炎的筋膜组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有效地减少炎症反应。

2.使用方法:通常由有经验的医疗专业人员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针头会直接插入受影响的筋膜区域,以确保药物准确释放到所需部位。

3.效果与持续时间:多数患者在接受注射后数天内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效果,但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可维持数周到数月不等。

4.可能的副作用:尽管有效,局部注射类固醇也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的暂时性疼痛、肌腱或筋膜的损伤风险,以及长期多次使用可能导致的局部皮肤变薄和色素变化。

在处理筋膜炎时,局部注射类固醇虽可提供短期的疼痛管理,但应综合考虑病情,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物理疗法、适当休息及强化锻炼计划,以获得更持久的改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