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大约四指宽的位置。足三里穴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能够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
2.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此穴位与脾经相关,刺激该穴可以加强脾脏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3.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正中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的纵沟中。此穴位对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帮助,可以辅助身体排毒和祛湿。
4.太白穴:在脚掌内侧,大拇趾关节后方凹陷处。太白穴属于属脾经,刺激此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和排湿。
5.风市穴:位于大腿外侧中线上,在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的中点位置。按摩此穴能促进气血循环,对全身的湿重、麻木症状有一定调节作用。
按压这些穴位时,用适度的力度进行,每个穴位可持续按压2-3分钟,直至感到局部酸胀感为宜。定期刺激这些穴位,有助于增强体内湿气的代谢和排出。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