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身体劳累过度:长期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缺乏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会导致气的过度消耗,使得身体疲惫无力。
2.饮食不当: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影响气的生成,导致气虚。
3.疾病因素: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内分泌失调等,以及急性病后恢复期,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气的产生。
4.情绪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可损耗气的储备,进而引发气虚。
5.年龄和体质: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逐渐衰退,也可能导致气虚。先天性体质较弱的人更易出现气虚症状。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利尿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导致气虚现象。
气虚的表现通常包括乏力、懒言、气短、自汗、面色苍白等。在发现气虚症状时,应注意休息和合理饮食,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应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