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骑行时的体位特点:公路车骑行通常要求身体前倾、头部抬起以保持视野清晰。这种姿势使得颈椎长期处于过度后仰的状态。如果颈椎已经存在退变性病变或者肌肉劳损,这种姿势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紧张、椎间盘受压加大,从而引发或加重颈椎病的不适。
2.颈部肌肉过度疲劳:骑行时间较长时,颈部肌肉需要维持一个固定姿势来支撑头部。这种持续性的静力性收缩会使颈部肌肉劳损,尤其是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区域,可能出现酸痛甚至痉挛现象。
3.路面震动的影响:公路车的设计强调速度和轻便,但对于减震效果较差。骑行过程中来自路面的震动会通过车把传导到上半身,包括颈部。长期的微震动刺激可能加速颈椎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
4.骑行时间与频率:短时间、适度强度的骑行对身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好处,例如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但如果每次骑行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容易让身体疲劳积累,诱发颈椎病相关症状。
5.车座高度与车把位置:车座与车把的位置关系直接影响骑行姿势。如果车把位置偏低,会进一步增加颈部后仰角度,加重颈椎压力。
调整骑行习惯,比如选择更为舒适的骑行姿势、定期休息放松颈部肌肉等,可以降低潜在风险。已患颈椎病者应严格控制骑行强度及时间,并考虑是否需要改用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自行车类型,如山地车或城市休闲车。同时,出现明显颈椎病症状时,应优先选择其他低冲击的运动形式如游泳或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