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病程特点:妄想性障碍通常起病于中年以后,并且其特征性症状是持续存在的妄想,时间可长达多年。虽然妄想内容可能发生变化,但这种障碍一般不会像精神分裂症那样导致严重的认知和情感功能紊乱。
2.治疗反应:大约50%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尤其对那些有较高焦虑或抑郁成分的患者效果突出。心理治疗则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质疑其不切实际的信念来辅助改善。
3.社会功能:与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相比,妄想性障碍患者在社会和职业功能方面的损害程度较轻。这些患者通常能够保有日常生活能力,一部分人甚至能够继续工作。
4.复发风险:尽管许多患者能够在治疗后获得改善,但复发率仍然较高,特别是在停止治疗或未能坚持长期随访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大约20%-30%的患者可能经历一次或多次复发。
妄想性障碍的预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个体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系统。定期随访和持续治疗对于预防复发和维持良好的功能状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