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按骨折部位分类:
锁骨骨折:常发生于锁骨中段,约占锁骨骨折的80%。
肩胛骨骨折:较为少见,占全身骨折的1%左右。
肱骨骨折:可分为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肱骨头和大/小结节)和肱骨干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则涉及肱骨髁部。
尺桡骨骨折:包括前臂两根骨头的骨折,可以是单独的尺骨或桡骨骨折,也可以是双骨同时骨折。
2.按骨折形态分类:
横断骨折:骨折线与骨轴呈垂直关系。
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轴呈一定角度。
螺旋骨折:通常由扭转力导致,骨折线呈螺旋状。
粉碎性骨折:骨折处骨质破碎成多块。
嵌入性骨折:骨折端彼此嵌入。
3.按骨折稳定性分类: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位置相对稳定,不易移位。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容易移位,需要特别的固定措施。
4.复杂程度分类:
简单骨折:骨折面较整齐,无明显移位。
复杂骨折:伴随周围组织如筋膜、血管、神经的损伤。
在判断上肢骨折时,精确的分型不仅帮助医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也便于评估愈后效果。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