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药物类型与成分
布洛芬:属于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常用的剂型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
双氯芬酸钠:属于消炎镇痛药物,常用的剂型有缓释片、注射液等。
2、药理作用
布洛芬: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达到镇痛、消炎的目的,并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解热作用。
双氯芬酸钠:为苯乙酸衍生物,同样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其止痛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优于布洛芬。
3、适用症状与疾病
布洛芬:主要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的关节痛、头痛、偏头痛等,以及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双氯芬酸钠:不仅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疼痛症状,也可用于退热。其应用范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广。
4、药效持续时间与安全性
布洛芬:药效可持续4-6个小时。
双氯芬酸钠:药效可持续6-8个小时,且其安全性在某些方面略高于布洛芬。
无法简单地判断布洛芬与双氯芬酸钠哪个更好。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特性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