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检查:
a.CT和MRI:这两种扫描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影像,帮助评估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比如,恶性肿瘤通常具有不规则边界、不均匀密度等特征。
b.PET-CT:用于评估肿块的代谢活性。高代谢率通常提示恶性病变,但也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
a.肿瘤标志物检测:某些纵隔肿瘤,如生殖细胞瘤、淋巴瘤等,可以通过血液中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β-HCG)进行初步筛查。
b.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一些恶性肿瘤会影响全身状态,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发现相关异常。
3.组织学检查:
a.穿刺活检:通过影像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样,获取肿块的组织样本是确诊良恶性最可靠的方法。病理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等来判断。
b.手术切除及病理分析:对于不能通过穿刺取得明确诊断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病变组织,再进行病理分析。
纵隔占位性质的判断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各自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