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症状
头痛:往往是急性脑膜炎最早和最显著的症状之一。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持续性的头痛。
高烧:体温迅速升高至39-40摄氏度是急性脑膜炎的常见表现。
颈部僵硬:患者颈部肌肉紧张,难以前屈,一旦前屈可能伴有剧烈疼痛。
恶心呕吐:由于颅内压升高,患者常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光敏感:对光线异常敏感,暴露在明亮环境下可能加重头痛。
2.原因
细菌感染:如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需通过脊髓液检查确诊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症状通常较轻,自限性强,但仍需密切观察。
真菌和寄生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易受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引发脑膜炎,如隐球菌性脑膜炎。
3.诊断
腰椎穿刺:采集脊髓液进行化验是确诊急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可检测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和糖水平等。
血液检查:评估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等,有助于确定感染源。
影像学检查:CT或MRI扫描可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如脑肿瘤或脑出血。
4.治疗
抗生素:针对细菌性脑膜炎,应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
抗病毒药物:对于某些特定病毒性脑膜炎,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支持治疗:包括退热药物、止痛药物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5.预防
疫苗接种: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相关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避免接触:减少与急性脑膜炎患者的密切接触,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是确保急性脑膜炎患者康复的关键,任何疑似症状都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