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临床症状:
活动期:患者常表现为腹泻,通常每天排便次数较多,可能达到4-6次甚至更多,并伴有血便、脓液和黏液。还可能出现腹痛、发热和体重下降。
缓解期: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趋于正常,无明显的出血或脓液分泌。
2.内镜检查:
活动期: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伴有接触性出血。
缓解期:结肠黏膜较为光滑,无明显溃疡或糜烂,可能有轻微炎症或愈合后的痕迹。
3.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一般会发现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可能增加。粪便中钙卫蛋白水平也会升高。
缓解期:上述炎症指标趋于正常,CRP和ESR降低,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恢复正常范围。
4.生活质量和体征评估:
活动期:患者可能感到疲惫不堪,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营养状态下降,甚至出现贫血。
缓解期: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能够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营养状态恢复正常。
通过这些方面可以有效区分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在管理上,需要根据疾病的阶段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和维持长期缓解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