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针灸治疗面瘫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增加面部区域的血流量和氧气供应。这种作用可以帮助受损的面神经更快地恢复正常功能。
2.早期针灸干预通常包括在发病后的头两周内开始治疗,这段时间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窗口期。此时,针灸能够有效地减轻症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3.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面瘫早期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中,大约70%到80%的患者在六个月内出现显著改善。而对于未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这一比例相对较低。
4.针灸疗程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建议每周进行1至2次治疗,总疗程可能持续4到6周。
面瘫患者在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手段时,应结合其他康复措施,如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确保更全面的康复计划。针灸在面瘫的康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