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近视是什么

2025-01-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低龄近视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出现的眼睛近视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在视觉清晰度方面出现困难,特别是在看远处物体时。低龄近视通常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阅读习惯以及户外活动减少等因素。

1.发病年龄:低龄近视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通常出现在6至12岁之间,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发生率:根据研究数据,部分地区儿童近视率已超过50%,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可能加剧。

3.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若父母双方均为近视,其子女患近视的风险更高。

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活动,如阅读、写作业、使用电脑或手机等。

户外活动减少:接触自然光的时间不足,被认为是近视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4.预防措施: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加强眼保健操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5.并发症:如果未及时干预,低龄近视可能会发展为高度近视,增加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眼部疾病的风险。

低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儿童用眼卫生,调整生活习惯,以保护儿童的视力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