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夏枯草:为主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瘰疬、乳痈等症状。
2.薄荷:辅佐药材之一,具有清利咽喉、祛风止痒的功效,并可增强夏枯草的清热效果,同时具有芳香理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口感。
3.甘草:作为调和诸药之用,具有缓急止痛、解毒、润肺的功效,可以减轻其他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通过这些成分的结合,夏枯草颗粒在中医理论中被应用于缓解一些与炎症相关的症状。这种药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在使用中药时,如有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嘱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