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风水相搏型:这种类型常见于感受风邪后出现的水肿,多见于头面部。治疗通常采用疏风清热、利水消肿的方法。
2.湿邪侵袭型:由外感湿邪引起,主要症状为四肢沉重、水肿明显。治疗宜祛湿健脾,以化湿利水。
3.脾虚湿盛型: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全身性水肿,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治疗重点在于健脾益气,以助运化水湿。
4.肾阳亏虚型:由于肾阳不足,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蒸腾输布,水肿常从下肢开始并逐渐波及全身。温补肾阳、利水消肿是主要治疗方向。
5.阴虚火旺型:表现为身体水肿伴口干、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症状。滋阴降火、利水是治疗要点。
中医认为水肿的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药。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饮食调节,如避免过咸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及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