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炎症过程:肩周炎主要是因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引起。这种炎症可能源于外伤、过度使用或其他疾病的并发症。炎症造成肩关节囊的增厚和缩短,从而限制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2.疼痛传播机制:炎症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使得疼痛不仅局限在肩部,还可能沿着相关神经传导到上臂,甚至达到肘关节。手臂的疼痛是这种神经传导现象的直接结果。
3.阶段性发展:肩周炎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冻结期、粘连期和恢复期。在冻结期,疼痛最为明显,并且常在夜间加重。随着粘连期的到来,虽然疼痛可能有所缓解,但肩关节的僵硬感增加,导致手臂无法正常抬起。最终,在恢复期中,炎症和粘连逐渐消退,肩部活动能力慢慢恢复。
4.患病群体与风险因素:肩周炎常见于40岁至60岁的成年人,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糖尿病患者发生肩周炎的概率也较高。
早期识别和治疗肩周炎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常规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肩关节注射或手术干预以改善症状。避免肩部长时间不活动或突然用力提拉物品,有助于降低肩周炎的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