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痂形成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炎症期,通常在骨折后的1-7天内发生。在此期间,骨折部位会有大量血肿形成,为之后的愈合打下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修复期,这一阶段从骨折后第1周到第3个月。这是骨痂实际形成的阶段,新生骨组织开始填充骨折间隙,并逐渐矿化成为硬骨。
第三个阶段是重塑期,持续时间可以从数月到数年不等。这一阶段中,骨痂逐渐被改造成正常骨组织结构,恢复骨骼原本的形态和功能。
2.骨痂的类型也可根据其位置和性质进行区分:
外骨痂:形成于骨膜外侧,主要由成骨细胞生成。
内骨痂:位于骨髓腔内,由髓腔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中央骨痂:填补在骨折断端之间,是连接断端的重要部分。
3.骨痂的质量和形成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营养状况、骨折类型及固定情况等。年轻人、营养良好且骨折稳定者通常愈合较快。
骨痂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最终使骨折骨骼重新获得强度和功能。在骨折康复过程中,保持适当的保护和固定以及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促进骨痂的形成和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