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的处理方式:
如果息肉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通常会在肠镜检查过程中直接摘除。这种操作称为内镜下切除,包括冷圈套切除或热圈套切除。
对于较大的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可能需要分段切除或选择更复杂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若息肉形态特殊或位置复杂,不适合通过肠镜切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病理学分析的重要性:
切除后的息肉需要送病理检测,以区分良性、恶性或癌前病变。例如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需要特别关注。
病理结果有助于判断后续治疗计划。如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存在早期癌变,可能需要进一步干预。
3.后续随访计划:
如果息肉为低风险类型(例如不伴高级别瘤变的小腺瘤),建议根据复查间隔方案每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高危类型的息肉(如大腺瘤、多发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每6个月到1年复查肠镜。
4.预防策略:
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比例,有助于降低息肉形成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和保持体重,也可改善消化道健康。
发现息肉后应及时切除并随访,同时注意保持规律检查与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结肠癌复发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