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不饱和脂肪酸: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和鲑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称为“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降低炎症: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体内的慢性炎症过程。慢性炎症与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研究表明,适量摄入鱼类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称为“好”胆固醇)的水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饱和脂肪少:相比红肉,鱼类中饱和脂肪含量较低,定期用鱼类代替高饱和脂肪食物可以改善整体脂质状况。
在饮食中合理加入鱼类,通过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血脂,还能促进心血管健康。应注意避免长期过量食用某些大型鱼类,以防止汞等重金属的积累。保持均衡、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并结合适当的运动,才能更全面地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