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肉,如果其功能减弱或受损,可能导致少量粪便无法完全控制而遗留在内裤上。这种情况常见于盆底肌肉松弛、中老年人群或分娩后女性。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能引发类似问题。
2.肠道疾病的影响
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等会使粪便较软,并增加肛周残留的风险。直肠或肛管内的肿块(如息肉或癌变)可能影响括约肌闭合能力,引起这种现象。
3.不完全排便
排便时未彻底清空直肠可能导致少量粪便滞留,随后逐步逸出。长期便秘、直肠脱垂或存在息肉时,容易发生类似问题。
4.不良卫生行为
排便后未能充分清洁肛周部位或使用不适当的清洁工具可能导致粪便残留并转移至内裤。
5.其他原因
痔疮患者由于黏液分泌增多或肛门刺激感增加,也可能导致肛门周围清洁不彻底,从而污染内裤。某些特殊药物(如泻药)的使用可能造成短暂的肛控功能下降。
保持肛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避免久坐等可作为日常预防措施。如果上述现象持续出现或伴有其他异常,如疼痛、出血、体重下降等,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