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关键。常用的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治疗方案通常需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调整。
2.补液和电解质平衡:由于细菌性痢疾常伴有严重腹泻,患者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是非常重要的。
3.饮食调理:在急性期,建议采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应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4.休息和监测: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康复。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高热、持续腹痛和便血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能有效控制细菌性痢疾的传播和发展,预防重度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