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0-72小时):此阶段以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为主,即RICE原则。目的是减少肿胀和炎症反应,不建议负重行走。
2.初期恢复期(3-7天):轻度活动可以逐步进行。尽量避免疼痛,加压包扎有助于稳定关节。可尝试用拐杖辅助,保持轻微负重的行走练习,逐步增加活动时间。
3.中期恢复期(1-3周):开始进行踝关节的主动活动练习,包括:
脚踝的背屈和跖屈,每组10-15次,每天2-3组。
循环画圈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每组10次,每天2-3组。
4.后期恢复期(3-6周及以上):加强肌力和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练习,逐步增加持续时间。
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训练,增强小腿和脚踝力量。
在软垫上进行动态平衡训练,例如双脚跳跃或变向行走。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都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导致再次损伤。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或不适,应暂停锻炼并咨询专业医生。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以及遵循医疗建议是确保韧带完全愈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