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大脑中。当心肌受损时,CK会释放入血液中。其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24至195U/L,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实验室而异。
2.同工酶(CK-MB):是CK的一种特异性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CK-MB升高常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肌损伤,其正常值一般小于6ng/mL。
3.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全身细胞中,心肌损伤后其浓度也会增加。正常范围通常在120至250U/L之间。由于LDH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4.谷草转氨酶:不仅存在于心肌中,还存在于肝脏等其他组织。心肌损伤时AST可升高,但其正常值范围在8至40U/L。AST的升高需结合心脏特异性指标以区别不同原因。
5.肌红蛋白:是一种携带氧气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在心肌损伤的早期阶段,其水平迅速升高。正常范围通常为0至85ng/mL。由于其特异性不高,通常需与其他心肌酶谱指标联合使用。
心肌酶谱五项各具特点,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识别心肌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单一指标的变化不能确诊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