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计划是什么

2025-03-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康复计划旨在促进愈合、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一般来说,康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练习。

1.术后初期(0-2周):

主要目标是减轻炎症和保持缝合部位的稳定性。

使用拐杖行走,并限制负重通常为50%或更少,以避免对半月板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膝关节制动器或支具可能用于保持膝盖在一定角度,例如0至30度之间。

可以进行一些柔和的等长肌肉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以维持肌力。

2.早期康复阶段(3-6周):

逐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但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开始减少对拐杖的依赖,根据个人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负重。

可开始轻度的固定自行车运动,以帮助改善膝盖的活动度和循环。

3.中期康复阶段(7-12周):

提高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目标达到接近完全伸展和屈曲。

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包括大腿前侧和后侧的肌群。

可以进行更多的功能性训练,比如静态平衡练习和闭链运动。

4.后期康复阶段(13周及以后):

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提升肌肉耐力和爆发力,通过增加运动强度和复杂性的锻炼实现。

逐步恢复到术前的运动水平,依据医生及康复专家的评估来调整负荷和训练强度。

术后康复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任何异常情况如疼痛加剧、肿胀增加或活动受限,都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康复顺利完成。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