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医学评估:应立即联系专业医疗机构,由儿科心脏病专科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确定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可能原因。
2.实验室检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关血液检测,如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电解质水平等,以帮助判断心肌受损情况。
3.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CT或磁共振成像,以排除结构性心脏问题。
4.住院观察和治疗:如果确诊为心肌缺血,应安排住院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并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例如,若是由于川崎病导致心肌缺血,则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5.长期管理:根据病因,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或定期随访,以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早期识别和治疗心肌缺血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并配合医生的诊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