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
艾普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主要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分泌。
艾司奥美拉唑也是质子泵抑制剂,且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其作用机制相似,通过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来降低胃酸分泌。
2.药代动力学特性:
艾普拉唑经过肝脏代谢,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通常在0.5到1小时之间。
艾司奥美拉唑吸收迅速,口服后约1至3小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具有较长的疗效维持时间。
3.临床适应症:
艾普拉唑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
艾司奥美拉唑则广泛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消化性溃疡,以及预防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溃疡。
4.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艾普拉唑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和恶心等。
艾司奥美拉唑可能引起头痛、腹痛、便秘或腹泻,长期使用需注意骨折风险增加。
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