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低度近视通常是指近视度数在300度以下。这类人群在年轻时一般能够通过佩戴简单的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达到良好的视力状态,不影响日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40岁以后,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可能会出现老花眼。低度近视者看远处依然需要矫正,看近处则可能比正视眼者更轻松一些,短时间内无需使用多焦点镜片。
2.老花眼大多在40至50岁之间逐渐显现。此时由于晶状体硬化和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看近距离物体会感到模糊,需要佩戴阅读眼镜进行辅助。对于低度近视者,由于原本存在的近视度数,阅读近处文字可能一段时间内无需额外矫正,但这种情况也因个体差异而异。
3.年龄增长还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问题发生的风险。低度近视者的眼球结构接近正常,与高度近视相比,这类人群患某些严重眼底疾病的概率较低,但仍需定期检查排查可能的早期病变。
4.低度近视度数一般在成年后趋于稳定,但如果长期用眼不当,可能会导致度数缓慢增加。在中老年阶段,虽然近视的度数变化速度较慢,但如果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高度警惕血管性眼病或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
近视度数不高的个体,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定期专业眼科检查,有助于延缓老花眼的发展及预防其他年龄相关性视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