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高位肛瘘术后疼痛
高位肛瘘指瘘管穿过括约肌的较深部位,手术需要切开瘘管并涉及较多的肌肉组织。术后的疼痛特点如下:
创口深度大:由于手术切除范围深入到肛门括约肌,创面较深,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更强烈。
恢复时间长:愈合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新生肉芽组织填充,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久。
排便时加重:术后创面暴露在肠道环境中,排便时易受到摩擦和感染风险,进一步引发疼痛。
2.痔疮术后疼痛
痔疮手术根据类型不同,疼痛感有所差异。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外剥内扎术或其他微创技术(如激光或硬化疗法)。术后疼痛特点如下:
手术创面浅:一般处理的部位为直肠黏膜及其周围区域,创口相对较浅,因此疼痛强度较低。
疼痛持续时间短:大多数患者在数天至一周内疼痛明显减轻。
排便时疼痛较高:由于扩张肛门和创面的牵拉,术后初期排便仍会引发明显的不适,但疼痛强度通常弱于高位肛瘘术后。
3.两者对比
疼痛强度:高位肛瘘术后疼痛强度显著高于痔疮术后。
持续时间:高位肛瘘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而痔疮术后疼痛恢复较快。
感染风险:高位肛瘘术后因创口深、位置复杂,感染风险更高,可能进一步加剧疼痛。
肛周手术后应严格遵循清洁护理、防止感染和饮食调理等医嘱,以促进恢复并减轻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