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的彩超如何进行分段诊断

2025-04-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彩色超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时,常根据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分段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如下: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该部位是输尿管的起始端,也是结石易于滞留的部位之一。超声探查时,通过沿着肾脏纵轴观察肾盂扩张情况,并追踪其向下延伸的输尿管。如果发现强回声和伴随后方声影,则提示可能存在结石。还需注意肾盂及上下腔系统是否积液。

2.腰段输尿管:该段位于后腹膜,深度较深,周围结构复杂,超声显示难度较高。一般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通过调整探头角度沿输尿管走行方向逐段扫描,寻找异常强回声信号。当遇到气体干扰或肥胖患者,可通过适当增大探头压力或选择更低频率的探头以提高分辨率。

3.髂血管交叉处:输尿管穿越髂血管的交界区域是另一个容易发生结石嵌顿的地方。此处探查需要结合髂动脉搏动作为标志,定位输尿管与血管交汇处的强回声区域,同时判断是否伴有输尿管上游扩张。

4.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这是最常见的结石滞留部位。超声探头通常置于下腹部,观察膀胱内输尿管开口附近的回声特征。如果发现强回声并伴随膀胱壁局部隆起,或者输尿管末端扩张,需高度怀疑结石存在。可以结合多普勒模式辅助,观察是否存在输尿管喷射现象,其缺失可能间接提示输尿管阻塞严重。

5.膀胱内段输尿管:对于进入膀胱但未完全排出的结石,可以通过观察膀胱内输尿管开口位置的活动性回声点进行判断。移动性差且伴随明显声影的回声团可能为嵌顿结石。

彩超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较小结石尤其是<5毫米的结石敏感性稍差。患者体型过胖或肠道内容物干扰时,可能导致部分结石漏诊。必要时可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以提高准确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