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尝试调整操作技术
在无法插入软镜时,首先可以尝试调整策略,比如改变患者体位(如头低脚高位),通过重力改变尿路通道的走向,可能有助于导引软镜的插入。还可以使用细径导丝引导软镜进入输尿管,降低阻力并避开狭窄部位。
2.进行输尿管扩张
如果输尿管存在明显的解剖性狭窄,建议采取输尿管扩张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利用球囊扩张技术将狭窄区域撑开,也可以实施内镜直视下的切开术,尤其是在确定狭窄部位局限且可处理时,这些方法常能奏效。
3.植入输尿管支架
当扩张难以立即完成或者狭窄较严重时,考虑暂时放置输尿管支架,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二次手术。输尿管支架可以帮助维持输尿管通畅,同时缓解梗阻症状,并为后续检查与治疗创造条件。
4.选择其他诊疗方式
如果软镜插入困难且上述方法均不能奏效,可以考虑改用半刚性输尿管镜,灵活性虽稍逊,但适合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问题。对于更复杂的病例,例如疑似严重输尿管梗阻或复杂解剖畸形,可选择腹腔镜甚至开放手术,以直接解决病变。
5.结合影像学检查
通过术中X线造影或术前CT三维重建,明确输尿管路径及狭窄原因。如果是肿瘤、结石嵌顿、粘连等导致的机械性障碍,需要针对病因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若出现输尿管狭窄、炎症或梗阻,往往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避免强行推进器械造成损伤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