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基本检查与诊断
尿常规中尿蛋白1+通常表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3~1g/L,此时可能反映移植肾的过滤屏障受损。隐血1个则表明尿中有少量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需要进一步检查,包括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以及尿红细胞形态分析,以明确蛋白尿和血尿的性质和程度。
2.血液及影像学检查
检测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评估移植肾的整体功能。若这些指标升高,需警惕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或慢性病变的可能。
血药浓度监测: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的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肾毒性,导致蛋白尿和血尿。
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移植肾的大小、血流情况以及有无梗阻或积液等结构性异常。
3.潜在原因与处理策略
急性排斥反应:如果结合实验室数据和病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应尽快行肾活检确诊,并根据结果调整免疫抑制治疗。
药物毒性:如果是免疫抑制剂或其他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则需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感染因素:如泌尿系感染可能也引发上述表现,可通过尿培养明确致病菌,并使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慢性移植肾病:若长期存在低水平蛋白尿和血尿,需考虑慢性移植肾病的进展,可能需加强随访和治疗。
4.生活管理与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减少感染风险,避免服用对肾有毒性的非处方药物。
定期复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及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监测。
坚持健康饮食:确保优质低盐低蛋白饮食,同时避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肾移植患者尤其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异常变化,通过早期发现问题和及时干预,可以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改善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