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晶体成分检测:尿液检测可发现可能导致结石的晶体,如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等。这些晶体在尿液中的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结石。
2.pH值测试:尿液pH值是评估结石风险的重要指标。酸性尿液(pH值低)更容易形成尿酸结石,而碱性尿液(pH值高)则可能导致磷酸盐结石。
3.电解质水平测定:尿液中的钙、镁、磷酸盐和草酸盐等电解质水平也会影响结石的形成。高钙尿症或高草酸尿症都与结石风险增加有关。
4.尿量记录:低尿量是结石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因为尿液较少时,溶质更容易饱和并形成结晶。
5.代谢产物检测:例如,尿中柠檬酸盐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柠檬酸盐能抑制钙盐晶体的聚集和生长。
尿液检测结果应结合其他临床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潜在的肾结石风险。对于某些高风险个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24小时尿液收集以更详细地分析尿液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