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理:
超声碎石法利用体外冲击波通过机体传导至结石部位,冲击波在组织间传播时对软组织影响较小,但在结石表面因密度差异产生聚焦能量,将结石震碎成细小颗粒,从而减少排石难度并缓解疼痛。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合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尤其是中段或下段结石。
不适用于妊娠期患者、严重骨骼畸形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和有明确感染的患者。
3.操作步骤:
准备阶段: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过程中通常无需麻醉或仅需轻微镇静处理。
治疗过程:将患者躺在碎石仪器床上,调整冲击波的发射头与结石部位精准对位。治疗期间通常会分多次释放冲击波,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总能量视患者耐受性和碎石效果而定。
术后观察:治疗后患者需大量饮水,促进细小结石颗粒随尿液排出,并留意是否出现血尿等现象。
4.效果与预后:
成功率与结石的大小、硬度及位置相关,大约70%-90%的患者可在一至两次治疗后排出结石。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治疗部位皮肤瘀斑、少量血尿和轻微腰腹部不适,通常数天内即可恢复。
超声碎石法安全性高、创伤小,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以评估结石排出情况和肾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