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排出后尿血该如何处理

2025-02-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道结石排出后出现尿血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需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尿血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尿血原因分析:

(1)尿道黏膜受损:结石通过尿道时可能刮伤黏膜,导致局部出血。

(2)炎症刺激:结石摩擦可能引起尿路局部炎症,从而导致血尿。

(3)合并感染:部分患者因结石存在时间较长,可能伴发泌尿系感染,这也会引起尿血。

2.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1)多饮水:每日摄入2000-3000毫升的液体,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血尿浓度,并加速尿道的自我修复。

(2)避免用力:排尿不宜过于用力,以免增加对黏膜的压力,加重出血。

(3)观察尿血量和持续时间:轻微尿血一般在48小时内逐渐减轻或消失,如果超过3天仍有明显血尿,应就医检查。

(4)避免剧烈活动:适当休息可减少尿路损伤部位的再出血风险。

(5)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果有炎症或感染,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若需止血,可服用止血药物。

3.就医时机:

(1)血尿颜色变深或出现大量血块。

(2)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提示可能有感染。

(3)伴随发热、腰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4)明确肉眼血尿持续超过72小时未改善。

尿道结石本身可能是代谢异常或饮食习惯问题引起的,排石后建议进行进一步代谢评估,调整生活方式,如限制高盐、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定期复查以预防复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