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与分类:肺结节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密度增高的肺部影像学异常。根据大小,可分为微小结节(<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和大结节(>10毫米);根据密度,又可分为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不同类型的结节显示出的恶性风险程度不同,例如纯磨玻璃结节的恶性风险相对较高。
2.恶性肺结节的高危特征:
直径:结节越大,恶性概率越高。例如,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通常低于1%,而大于20毫米者恶性概率超过50%。
边缘和形态:恶性结节常表现为边缘毛刺状、不规则或分叶状;良性结节边缘多规则光滑。
生长速度:恶性结节的双倍时间一般在20-400天之间,即体积在该时间内显著增大,而良性结节生长较慢或无变化。
钙化情况:中心或层状钙化倾向于良性,而斑点状或偏心性钙化更需警惕。
密度:亚实性结节和混杂性(实性+磨玻璃成分)结节更易提示恶性。
3.风险人群及背景因素:吸烟史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者出现肺结节应高度重视。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接触)或曾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人群,肺结节的恶性风险更高。
4.随访与诊断建议:对于发现肺结节后,需依据结节特点及个人风险因素决定随访策略或介入检查。通常采用低剂量胸部CT进行动态观察,通过间隔3-6个月的复查明确结节变化趋势。当结节外观高度疑似癌变时,可行PET-CT、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
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和合理评估非常重要,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或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避免盲目紧张或忽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