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定义与症状:
毛囊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和脓疱。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2.诱因:
(1)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如长时间不洗澡。
(2)毛发护理不当,如刮胡子或剃须后未正确处理。
(3)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毛囊炎。
(4)皮肤受到摩擦或损伤,如穿紧身衣物。
3.治疗方法:
(1)局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用于轻度感染。
(2)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用于较严重的病例。
(3)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用于真菌引起的毛囊炎。
(4)防止复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
4.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天洗澡,尤其是在出汗后。
(2)避免使用公共浴具,防止交叉感染。
(3)选择合适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
(4)避免穿着过紧或不透气的衣物。
通过上述方法,毛囊炎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注意及时就医和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及护理,有助于减少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