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痂形成原理:骨痂是骨折愈合时产生的新生骨组织,分为初级和次级两个阶段。初级骨痂在骨折后1-2周开始形成,次级骨痂则逐步替代初级骨痂并加强其强度。
2.影响因素:
骨折类型:复杂型或粉碎型骨折通常愈合时间较长。
年龄与健康状况:年轻人通常愈合较快,而老年人或伴有慢性疾病者可能愈合较慢。
营养与血液供应:钙质摄入不足或患处血供不良会影响骨痂形成。
稳定性与固定:不当的固定方法或早期活动过多可能导致移位。
3.移位风险:骨痂生长不充分可能使骨折处缺乏足够的支撑力,尤其是在负重或外部压力作用下容易导致移位。
若观察到骨痂生长不充分,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评估骨折愈合状态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可以考虑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痂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固定方式或进行其他干预。同时,营养补充和适当的物理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骨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