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自知力定义:自知力是指个体对自身疾病状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在精神分裂症中,自知力的缺乏被认为是由于病症本身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包括思维、情感和判断等方面的异常。
2.自知力缺失的比例:研究显示,约有50%至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某些阶段经历自知力的部分或完全缺失,这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差和预后不良。
3.影响因素:自知力的缺失与病程阶段、症状严重程度以及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急性发作期间,自知力通常更差,而在病情缓和期,自知力可能有所改善。
4.自知力评估:临床上通过访谈和标准化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进行评估,以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常用的方法包括贝克自知力问卷等。
5.治疗策略: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增强自知力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风险。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面临自知力缺失的挑战,这需要专业的评估和持续的干预,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