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遗传因素:一些心理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在家族中有较高的发生率。统计显示,精神分裂症在直系亲属中的发病率可达10%左右,而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仅约1%。
2.生物化学因素: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或功能紊乱被认为与多种心理障碍有关。例如,抑郁症常与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下相关。
3.环境影响: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忽视、暴力事件等,会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障碍的风险。研究指出,遭受过童年创伤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未遭受者高出两倍。
4.心理因素:个体的性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也会影响心理健康。例如,完美主义倾向和低自尊可能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5.社会因素:压力大的工作、失业、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数据显示,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中的人患上焦虑症的风险高出正常水平30%。
心理障碍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减少其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