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早期阶段(1-6周):
静态肌肉收缩:在骨折初期,避免负重活动。可以进行静态肌肉收缩练习,即在不移动关节的情况下,紧绷并放松小腿肌肉,每次持续5秒钟,每天多次重复。
踝关节活动:轻微的踝关节活动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十分重要。缓慢地向上、向下以及左右移动脚踝,每次10-15次,每天数次。
2.中期阶段(6-12周):
部分负重训练:在医生许可下,可开始逐步增加负重。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依照疼痛程度和稳定性逐渐增加身体重量到患肢上。
柔韧性训练:进行小腿和脚踝的拉伸运动。比如站立时用健侧腿支撑,缓慢往前弯曲患肢膝盖,尽量保持30秒,每边3-5次。
骑自行车: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低阻力骑行,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下肢耐力。
3.后期阶段(12周以上):
全负重训练: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不再需要辅助工具。注意持续监测疼痛和肿胀情况。
力量训练:加强肌肉力量,例如小腿提起练习,每次10-15次,逐渐增加次数和组数。
平衡与协调训练:进行单腿站立练习,每次持续30秒到1分钟,每天数次,以提高平衡性与协调性。
骨折康复过程因人而异,需个体化处理。谨慎选择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