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免疫治疗:
a.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显示出显著疗效。临床试验表明,通过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总体生存期延长了4至6个月。
b.在部分病例中,免疫治疗的有效率可达20%至30%,且副作用相对较低,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c.对于PD-L1表达高的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这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可以达到40%以上。
2.靶向治疗:
a.肺鳞癌患者中某些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KRAS和BRAF等,可通过靶向治疗实现精准打击。这类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b.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有效率可达到50%至70%,而针对BRAFV600E突变的靶向药物有效率约为50%。
c.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与药物种类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但总体上比传统化疗更为温和,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
无论是免疫治疗还是靶向治疗,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检测结果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