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是什么

2024-11-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所有胆红素的总量,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是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胆红素是一种黄色化合物,由红细胞分解产生,并经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异常时,可能提示肝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病症。

1.血清总胆红素的组成:总胆红素包含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溶于水,由肝脏将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通过胆汁排出体外;间接胆红素不溶于水,由红细胞分解产生成,经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2.正常范围:一般成人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2-1.2毫克每分升(mg/dL),直接胆红素为0.1-0.3mg/dL,间接胆红素为0.1-1.0mg/dL。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略有差异,但基本参考范围相近。

3.异常情况: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可分为直接胆红素增高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两类。直接胆红素增高可能与肝细胞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有关;间接胆红素增高通常与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等有关。如果总胆红素水平过高,皮肤和眼白会出现黄染,即黄疸。

4.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的检测通过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此项检查常用于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定期检测总胆红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相关疾病。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摄入对肝脏有害的物质如酒精和某些药物,对保持正常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黄疸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