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作用机制: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对于因痔疮导致的局部炎症和疼痛,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临床应用: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痔疮患者,特别是伴随明显疼痛和肿胀者,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可以短期减轻症状。其并不能改善痔疮本身的病理状态,也不能预防复发。
3.副作用:尽管双氯芬酸钠栓通常用于外部直肠给药,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引起局部刺激以及罕见的全身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4.联合治疗:通常情况下,痔疮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调节、高纤维膳食、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等。使用双氯芬酸钠栓仅能提供暂时的症状缓解,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以获得综合疗效。
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痔疮症状时,务必结合其它治疗手段,并遵循医生指导,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