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DPP-4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注射:对于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病例,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
2.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限制高糖、高淀粉食物,如白米饭、面条、甜点等,以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延缓糖的吸收。
3.运动管理:
规律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避免过度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或其他健康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4.定期监测:
血糖监测:每天至少监测血糖四次,分别在空腹、餐后2小时和睡前,了解血糖变化情况。
尿糖检测:定期检测尿糖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5.健康教育:
学习糖尿病知识:理解疾病机制和日常管理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自我管理。
心理支持: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水平,心理支持和适当的放松训练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心态。
尿糖3+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要综合药物、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干预。定期监测和与专业医护人员保持联系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