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一种关键酶的活性,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种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2.临床研究与效果: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中风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一般在几周内就能看到胆固醇水平的下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长期服用可使死亡风险减少约20%。
3.副作用与风险:尽管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痛、肝功能异常或糖尿病风险轻微增加。严重副作用如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非常罕见,但需警惕。
4.监测与随访:开始治疗后,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监控肝脏健康。对于肌肉相关问题,可能需要评估肌酸激酶水平。也应注意血糖变化,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患者。
5.个体化用药: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个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患病风险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调整。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或剂量调整。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临床益处,但需遵循医嘱并进行规律的医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