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2024-1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慢性胃炎在中医中通常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以及湿热内蕴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1.脾胃虚寒型:

主要表现:胃痛隐隐、喜暖怕冷、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大便稀溏。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

常用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

中药调理:可选用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中药。

2.肝胃不和型:

主要表现:胃胀痛、嗳气频作、情志抑郁、胸胁胀满。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药调理:柴胡、香附、川芎、白芍等。

3.胃阴不足型:

主要表现:口干舌燥、咽干、饥不欲食、胃中嘈杂。

治疗原则:滋阴养胃。

常用方剂:益胃汤加减。

中药调理: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等。

4.湿热内蕴型:

主要表现:胃脘灼痛、口渴不欲饮、腹胀、口苦。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

常用方剂:清中汤加减。

中药调理:黄连、栀子、半夏、陈皮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体质与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同时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