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特点:粘液腺囊癌的典型特征是腺体内出现黏液样物质和囊状结构,因此得名。显微镜下可见其由三种主要细胞成分构成,包括黏液生成细胞、导管样上皮细胞及基质样细胞。病理分级分为低、中、高三级,其中高分级者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
2.发病率与人群:这种癌症占所有唾液腺肿瘤的5%到10%,较为罕见。好发于30-60岁的中年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虽然儿童患者少见,但并非绝无可能。
3.临床表现:
早期常表现为唾液腺处的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随疼痛、面部麻木或面神经受累等症状。
晚期可能发生肺、骨或其他器官的远处转移。
4.诊断方式: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范围及局部浸润情况。
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切片确认细胞形态和分型。
5.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一般需完整切除肿瘤并扩大切缘以减少复发风险。
放射治疗可用于术后补充治疗或者无法手术的病例。
化疗在该疾病中效果有限,多用于晚期或广泛转移患者。
6.预后:
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70%-90%,10年生存率约为50%-70%。低分级病例预后较好,高分级病例则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
针对粘液腺囊癌,应尽早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