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早产儿风险增加:早产儿患败血症的风险更高,因为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早产儿的败血症发病率比足月出生的婴儿高出3到10倍。
2.低出生体重关联: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小于2500克)的败血症风险也显著提高,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婴儿,更容易受到感染。
3.母体因素影响: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有尿道感染、阴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增加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4.医院环境因素:院内感染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由于侵入性操作和设备使用增多,感染风险变大。
5.早期与晚期败血症区别:败血症可分为早发型(出生后的72小时内)和晚发型(出生后72小时至28天)。早发型通常与母体感染有关,而晚发型则更多与环境接触或医疗器械有关。
应对新生儿败血症,重点是加强围产期保健,以及在分娩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对母亲进行感染筛查和控制。另外,良好的卫生条件和正确使用抗生素也是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