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精液质量评价标准:正常情况下,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总数应达到1500万以上,其中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活跃精子)应达到32%以上。如果总精子数量减少或活力低于此标准,就可能诊断为少弱精子症。
2.常见病因:
内分泌异常:如睾丸功能不足或性腺激素水平紊乱,会导致精子生成受损。
感染性疾病: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可能通过局部炎症或免疫反应损害精子的活力。
射精管梗阻:阻碍射精通道的疾病会减少精子排出,同时影响质量。
遗传因素:某些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
环境与生活习惯:
1.长期高温暴露,如桑拿、久坐、高温作业,会抑制精子形成。
2.吸烟、酗酒、熬夜、不健康饮食等不良习惯会影响精子质量。
3.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杀虫剂、重金属等,也可能降低精子活性。
自由基损伤:氧化应激状态下的精子容易受损,导致活动能力下降。
3.检查与诊断:
常规精液分析可提供精子数量、活力、形态等信息。
血清激素检查用于评估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
遗传学检测可发现潜在的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
超声检查帮助观察生殖器解剖结构是否异常。
4.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对于特定疾病,如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
药物干预:某些辅助药物可改善精子活性,如抗氧化剂。
辅助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技术,为难以自然受孕的患者提供选择。
少弱精子症多数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评估后进行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