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出现血便应如何处理

2025-05-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出现血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血便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包括肠道损伤、术后并发症或其他原因。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对于防止进一步并发症至关重要。

1.确认出血来源: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并可能安排内窥镜检查等影像学技术,帮助确定出血的具体位置和原因。这些检查包括结肠镜或上消化道内镜,以视察肠道内部情况。

2.评估失血程度: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失血量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查可判断贫血程度。较严重的失血可能需要输血或补充铁剂。

3.对症治疗:根据出血的原因,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轻微出血,可能只需观察和支持性治疗;而对于严重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止血、动脉栓塞等介入操作,甚至外科手术。

4.防治并发症:在处理血便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因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并发症。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和药物支持。

出现血便后,应立即进行医疗评估,以明确病因和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种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