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准备
完整的影像学检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MRI判定血管瘤的位置、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功能评估、血常规分析,确保患者适合手术。
制定手术计划:根据血管瘤的大小、深度和性质,规划切口位置和切除范围。
患者健康状态评估:确认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或可能影响手术的全身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麻醉实施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选择取决于血管瘤的部位和大小。
麻醉过程必须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因手术刺激引发并发症。
3.手术切除
切开皮肤:沿预先设计的切口进行,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分离瘤组织:仔细分离血管瘤与正常组织,操作过程中控制出血。
血管瘤切除:完整切除血管瘤,同时注意保留必要的健康组织。
止血和缝合:使用电凝等方法进行彻底止血,逐层缝合皮肤,并视情况放置引流管。
4.术后处理
观察和护理:术后24-48小时需要密切监控创口情况和全身反应。
抗感染治疗: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区感染。
拆线和随访:一般在术后7-10天拆线,随后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进展。
整个流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调整治疗方案。